北京市京師(無錫)律師事務所
擅長:婚姻家庭,刑事辯護,交通事故,
在我國現(xiàn)行稅收制度下,工資賠償收入也屬于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,需要按照相關的規(guī)定計算并繳納個人所得稅。那么,工資賠償究竟應該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呢?接下來,我們將詳細解析工資賠償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。
1. 確定賠償范圍:需要明確哪些收入屬于工資賠償收入。根據(jù)相關規(guī)定,工資賠償收入主要包括:
被辭退、解除勞動合同的經(jīng)濟補償金
因工傷或職業(yè)病致殘、死亡的賠償金
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
勞動爭議仲裁或訴訟中獲得的賠償金
2. 計算應納稅所得額:確定賠償范圍后,需要計算應納稅所得額。應納稅所得額 = 賠償金額 免征額
免征額:根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》,工資賠償收入的免征額為1萬元。
3. 適用稅率: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后,需要根據(jù)適用稅率計算應納稅額。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如下:
| 應納稅所得額 | 稅率 | 速算扣除數(shù) |
|---|---|---|
| 超過 0 元至 36,000 元的部分 | 3% | 0 |
| 超過 36,000 元至 144,000 元的部分 | 10% | 2,520 |
| 超過 144,000 元至 300,000 元的部分 | 20% | 16,920 |
| 超過 300,000 元至 420,000 元的部分 | 25% | 31,920 |
| 超過 420,000 元至 660,000 元的部分 | 30% | 52,920 |
| 超過 660,000 元至 960,000 元的部分 | 35% | 85,920 |
| 超過 960,000 元的部分 | 45% | 181,920 |
4. 實際稅款:根據(jù)適用稅率計算出應納稅額后,再扣除依法允許的扣除(如專項附加扣除等),即可得到實際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。
工資賠償一次性補償個稅的計算方法與上述基本相同。不同之處在于,一次性補償時應按照一次性所得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和適用稅率。具體計算公式為:
應納稅所得額 = 一次性補償金額 免征額
實際稅款 =(應納稅所得額 x 適用稅率) 依法允許的扣除
工資賠償N+1個稅的計算方法與一次性補償個稅計算方法相同。不同之處在于,N+1指經(jīng)濟補償金、代通知金、年休假工資等多個項目的總和。具體計算公式為:
應納稅所得額 =(N+1總額) 免征額
實際稅款 =(應納稅所得額 x 適用稅率) 依法允許的扣除
以上內(nèi)容僅供參考,法律咨詢具有特殊性,如有疑問建議您通過本平臺在線咨詢律師,獲取更專業(yè)的幫助。
上一篇:工地被砸傷能參照工傷賠償嗎
下一篇:年滿50周歲有工傷賠償嗎
24小時免費法律咨詢平臺
< 數(shù)萬專業(yè)律師在線實時解答 >
< 覆蓋全國260+城市 >